【学党史 重调查】浅论毛泽东寻乌调查对全面深化改革的 思维方法启迪

浅论毛泽东寻乌调查对全面深化改革的

思维方法启迪

陈荣华

1930年5月,毛泽东利用红军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寻乌县作了当时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共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和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唯实求真”寻乌调查精神,对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并给人以思维方法启迪。

一、要注重调查研究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并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篇就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而且觉得这样做“一点也不野蛮”!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却成天地闭着眼睛说瞎话,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指出脱离调查研究,就容易“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而要纠正这种错误,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要完成伟大的革命任务,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从而大声疾呼广大同志要“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并在中央宣传部呈报的《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批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推进难度大,需要各大领导干部重视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本领,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听实话、察实情、办实事,使制定的改革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

二、要注重解决问题

关于寻乌调查的目的,毛泽东鲜明地指出,“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这一观点,他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换台’,解决问题就像‘一早分娩’。”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的鲜明特点。寻乌调查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辩证地正确对待问题,进而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毛泽东作寻乌调查最初的目的是“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是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即十分明了地奔着了解“中国的富农问题”和中国的“商业状况”问题而调研。在详尽占有第一手资料后,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了“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的富农问题解决办法,让富农、中农、贫困、雇农都过活下去。

习近平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严峻复杂,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调查研究,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机制体制层面找到破解问题和难题的办法、路径,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要讲究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要讲究科学方法,选取方法和运用方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创造性地开展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又富有特色的调查理论和方法。在调查方法技术上,他提倡开讨论式调查会,找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参会,并根据调查内容、调查人指挥能力确定参会的对象和数量;事前,要准备好既有大纲又有细目的调查纲目,以便按纲目发问,对疑义提起辩论;要亲自出马、亲自主持会议、亲自做记录,不假手于人;要“解剖麻雀”抓典型,“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在调查态度作风上,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求知的渴望,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要深入调研,不但要“走马看花”,更好“下马看花”,深切地了解一个地方或一个问题的底里;要在详尽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由表及里,运用全局的、辩证的、阶级的方法分析问题,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作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强调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可行性。”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方法、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但这些都替代不了实地调查研究的作用。特别是面对波橘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鱼目混杂的各类信息,更须要我们坚持实地调查研究,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四、要坚持优良作风

毛泽东在开展寻乌调查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总结和弘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时,党内部分同志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动辄拿“本本”吓唬人,盲目执行上级指令的恶劣学风,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在为期近一个月的寻乌调查中,毛泽东经常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与群众一起同劳动,在深入田间地头、车间作坊中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密切了党群关系、缔结了雨水情谊。调查结束后,毛泽东在撰写《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和批评了“本本主义”、“走马观花”式调研等恶劣作风,同时对自己当时没有全般了解富农问题、对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的状况,以及调查没有分析中农、雇农与流氓,在旧有土地分配上没有把富农、中农、贫农的土地分开来讲等不足之处都进行了自己检讨和批评。

三大优良作风,涉及到党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理论、如何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缺点的根本性问题。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下大力气改进作风、纠正“四风”,作风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恒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作风保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